员工天地

警铃漫过九十四年的秋
发布时间:2025-09-18     作者:吕凯明   分享到:

凌晨四点的风,还带着奉天城未褪的凉意。铁轨在月光下泛着青灰,像一条沉默的巨蟒,突然被刺耳的爆炸声惊醒。1931 年的那个秋夜,黑土地开始痉挛,高粱地里的晨露,混着硝烟凝成血色的霜。

警报声撕开云层时,老钟的摆锤卡在了三点十五分。砖墙上的弹孔成了时间的眼睛,凝视着逃难的人群踩碎满地月光。母亲把孩子藏进地窖,用衣襟捂住哭喊,却捂不住远处炮声碾过街巷的轰鸣。那夜,多少窗棂在火中化为灰烬,多少家书在风中碎成纸蝶,驮着未说出口的牵挂,坠入辽河的浊浪。

九十四年的雨,冲刷着残垣上的弹痕,却冲不散纪念碑前凝结的目光。青铜雕塑的手依然紧握着断裂的枪,褶皱里嵌着未干的血与泪,像大地不肯愈合的伤口。当孩子们在纪念馆里触摸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,水壶里仿佛还晃荡着松花江的浪,晃荡着战士们用冻裂的手捧起的星光。

警铃又一次划破长空,在写字楼与教学楼之间回荡。晨跑的少年停下脚步,红领巾在胸前猎猎作响;广场上的老人摘下帽子,白发在风中诉说着岁月的重量。这声响不是悲伤的挽歌,而是穿越大半个世纪的警钟,提醒每个灵魂:有些黑夜,必须永远记得;有些光明,需要用生命守护。

如今,高粱地里再无硝烟,铁轨上奔跑着载满希望的列车。但每当秋风掠过东北平原,总会有细碎的声响从历史深处传来 —— 是地窖里孩子的啼哭,是战壕里战士的低语,是无数未曾远去的目光,凝望着我们前行的方向。

勿忘,不是让仇恨生根,而是让和平的种子,在每一代人的心里,长成参天的白杨。当警铃的余韵消散在晴空,我们抬头看见的,不仅是蓝天白云,更是那些用生命换来的、永不褪色的阳光。九一八的枪炮声已远,但民族复兴的号角正响!吾辈青年,定当奋勇向前,让祖国更强大!